
9歲加入游擊隊,在槍林彈雨的叢林野戰中,體會到了生死的無常,當時的槍都比這個小兵還要高。他總是想著:「如何可以沒有戰爭?」

這個少年拿針在手上和腹部刺下他的誓言:「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彷彿當年佛陀的修行誓言「如不證悟、絕不下座」,這樣堅定的願力,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25歲時,面對修行好友的病逝,他決心出家,尋找如何了脫生死的修行之道。
佛陀座下苦行第一的迦葉尊者,是他效法的榜樣,開始了10年的墓地頭陀行與2年的斷食閉關,歷經12年的苦行,他發現了--「自己的生命和眾生的生命是分不開的」。出關後,如同佛陀證悟後的弘法利生菩薩行,他走向人群,建設修行道場,分享覺悟的生命與佛法的智慧。這一位覺者就是靈鷲山開山大和尚 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圓滿三乘法脈的傳承,並以「三乘合一」的教育回歸佛陀的本願,弘揚三乘法教為願力,願眾生具諸佛法,早成佛道。

1998年,以其畢生實修體證,結合佛陀三藏十二部法教,開展出阿含、般若、法華與華嚴的「四期教育」,心道法師說:「四期教育是為了實踐用的,並不是為了拿文憑、追求學問的那種教育方式,而是一切眾生在輪迴中,都會必然歷驗這樣的生命學習,而致圓滿成就。」這不是一生一世的學習,而是生生世世的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