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徵文賞析 訊息內容

四期教育徵文作品「靈鷲40-四期教育與我」銅獎:我和靈鷲山神奇緣分

圖 / 慧命成長學院文 / 陳子轅

2023四期教育「成佛有你」全球徵文作品欣賞 陳子轅:我和靈鷲山神奇緣分

與靈鷲山的緣分,可謂是神奇。我有一位臺灣閨蜜,她生活在上海,每年也會趁假期回臺灣探親。在2020年的秋天,她從臺灣回來,我看她容光煥發,神采飛揚,一下子有點認不出了,原來她剛剛從靈鷲山禪修閉關出來,她神神秘秘的告訴我說,做夢夢見了一個老和尚,在一個山洞裡閉關,讓她去靈鷲山找他學習。她醒來後跟隨著夢境的指示,找到了靈鷲山,找到了心道法師,成為了一名佛弟子。

半信半疑的我,還沉浸在她的故事裡,她突然對我說:「子轅,我帶你去,靈鷲山在上海的駐點吧,叫合川空間,那裡有很多師姐一起修行,你一向熱衷於學習佛學,可能你會很喜歡那裡。」就這樣,我在我臺灣閨蜜的牽引下,與上海合川空間相遇,與靈鷲山結緣,也成為了一名皈依三寶的佛弟子。 

在我的腦海中,佛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除了需要悟性,智慧以外,還需要一點「特殊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神通」。我一直以為,學佛這件事,本身是很「佛系」的,沒有所謂的功課,也沒有相關的體系。只是從一些高僧大德的書籍裡,學習一些世俗意義上「與人為善,因果不虛」的道理。只有那些真正的出家弟子,一生奉獻給了佛學,他們才有機會系統學習,並做日常功課。

不過,當我成為皈依弟子之後,我發現我是真的很幸運。人的一生能值遇正法時屬不易,更何況,我感覺我是被正法直接納受的。這事兒,一直到現在,想起來,都會汗毛直豎,感覺自己有點太被「寵愛」了。

進入靈鷲山這個大家庭後,我發現,原來我們每一天是要練習禪修的,至少10分鐘,原來每天有一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要誦讀的,原來我們有100萬遍的釋迦摩尼心咒是作為靈鷲山皈依弟子需要完成的,原來,我們是有一個完整的佛學課程體系——四期教育,凝結了師父和法師們的心血,讓我們這些在家弟子能如出家弟子一般,學習教理,如理修習的。

一開始的我,並沒有很快的進入好好修行的狀態,我依然維持著我原本的修習習慣,東一拳西一拳,從各個法門去找依止,好像只要可以從不同的門派裡學點皮毛,就能滿足我無窮無盡的好奇心。當時的我不願意為了一個靈鷲山,放棄外面一大片佛學大海。我還記得我在2021年的那個春節,我抽到了師父給的第一個祝福紅簽文,上面寫著: 

懺悔就是解碼,解冤釋業,在任何一個緣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後面寫著新春吉事是:

心要住在法上,不在善惡,好壞,是非,人我裡產生感覺。 

那個時候我的還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我即將面臨的是人生無比大的考驗,來自家庭,來自事業,來自財務和健康的綜合性低迷的大考驗。我遭受了一場也許另任何一個世俗的人都無法接受的背叛,在怨恨的情緒中,我無法自拔,日益消沉萎靡。同時因為疫情的緣故,我本來經營的好好藝術教育機構,也瀕臨經營危機,財務上的巨大虧損,也一度讓我無力承受。 

在這一段灰暗無比的時期,我看出去的世界,是灰色的,是暗淡無光的,唯獨偶爾拿出師父的紅色簽文,聽一下師父在小程式上的開示,我才稍微獲得一絲安慰與清涼。我開始意識到,年初我抽到的簽文,是對我即將面臨的毀滅性打擊,早早給出的解藥。上天在告訴我:應該好好修行了。只有修行,才是唯一的出路。 

於是我開始每日大量誦經,在這段日子裡,我完成了包含《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大般涅盤經》《佛說佛名經》《地藏經》等12部大乘經典。當時我完全依靠經典的加持力,將我從情緒的桎梏裡拯救出來,至少能讓我過著看似和普通人一樣的寧靜生活。但我知道,我內心依然是渙散的,是需要救贖的,是需要陽光的。 

慢慢的,我開始從內心做了一個決定,我決定,要好好的系統的學習經典,知道這些經典到底在講什麼,佛學到底在講什麼,於是我心想事成的進入了靈鷲山四期教育的系統課程學習。也因為這樣正統和全面的學習,我徹底放下渙散的心志,準備一門深入,一心一意的學習四期教育,並跟著心道法師的禪修方法,好好坐禪修習。 

我跟著靈鷲山四期教育,有次第的學習了《皈依三寶》,《初轉法輪》,《無我之道》,現在在學習《解脫之門》三十七道品。越學越認真,越學越覺得法教來之不易,當為所有人珍惜。更加體會到,這麼好的佛法,應該為更多人去學習,去利益幫助更多煩惱橫生的芸芸眾生。所以我發願成為了合川空間的一名志工。一有機會,就會介紹我與我有緣的朋友,來結緣靈鷲山,結緣佛法,結緣四期教育,結緣水陸法會。 

在這期間,我結緣了14壇水陸,且每一個功德主給我的回饋都是:「子轅,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讓我早點報名?」我也推薦了5名好朋友來一起學習四期教育的課程,他們每一個人都因為佛法而得到心靈的滋養,因為靈鷲山的法教獲得了通往幸福的鑰匙。看見他們每次上完課後,開心的模樣,我真的覺得我獲得了更大的快樂和滋養。大概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的「隨喜功德」吧。 

在四期教育課程的陪伴下,我不知不覺的,走過了人生情緒的低谷。走出了嗔怒,仇恨,走出了匱乏和貧窮。雖然,在這期間,我依然時不時的還會面臨一次次不大不小的人生考驗,依然包含著健康,財務,情感人際方和事業等多方考驗,但是,有了佛學的指引,我就有了內心面對他們的力量,知道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時刻覺察情緒,做自我內觀,修戒定慧,找那個如如不動的自性。 

每一天,有師父的音訊陪伴,有正信正學的陪伴,我變得勇敢而無所恐懼。雖然遇到了很多坎坷,但我仿佛摸到了,把心修成天空,和大海,包容一切,不為一切所住的門道。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修行修的是慈悲,我從「放下」裡體會到了自由,從「付出」裡,我感受到了快樂。 

師父曾經開示說:修行修什麼?內心開闊,又慈悲,又能夠去幫助別人。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別人給我們煩惱,我們就像海,把它消掉。所以別人給我們的煩惱,它不是煩惱,就是融到海水裡面,把它變成鹹水。如果融到虛空,就用虛空把它包起來,虛空很大,怎麼樣包都可以。像海,像虛空,都沒有感覺。我們的煩惱沒有,慈悲心又夠,這就是修行。 

今年我已經開啟我的新的征程,在事業方面,在生活方面,都打開了新局面。因為我知道,我自己也已經是全新的我。今年我抽到的紅簽文說:事事物物上都擁有善念,善信,才能獲得善緣,有了善緣,處處得到順境,得到貴人,做任何事都能成功。我有種感應,這是師父對我建立新事業的祝福和囑咐,他告訴我,我會成功的,只要依照佛法行事,我會得到世俗化的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而與此同時,在獲得這一切的時候,因為發心的正確,我在修行上也能更加增上。這真應驗了一句話:「人生是一場修行。」


>> 報名2023靈鷲山四期教育課程
>> 認識更多靈鷲山成佛藍圖 四期教育
>> 第二屆「四期教育成佛有你」全球徵文得獎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