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最新消息 訊息內容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學校課程圓滿 倡導靈性生態愛地球

圖 / 新媒體部文 / 張育寧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第3屆冬季實驗學校在1/22、1/23、1/29、1/30,台灣時間晚上8點~10點舉行,集結來自德國、英國、法國、美國、緬甸等16個國家超過100位學生,透過線上授課、分組討論方式,邀請心理學、社會發展學、經濟學、環境學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全球菁英為愛地球共商大計,1/30課程圓滿,學員們熱烈分享討論成果。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表示,生命和平大學倡導靈性生態,強調尊重生態、愛護生態、保護生態,是對人類的愛、對地球的愛,是長遠、無私的大愛。心道法師也說,課程期間,教授們熱情參與到各小組指導,傾囊相授,學生們針對消費與生態、跨文化決策、都會發展對生態的衝擊等議題在網路上熱烈討論,甚至連續4、5個小時都不休息,線上課程因為有時空的方便性,未來將持續舉辦,透過網路平台的串聯,今年第3屆冬季學校的成果更多元、更有活力。

康斯坦茨大學經濟學博士馬丁科爾瑪教授(Prof. Martin Kolmar)以經濟學的觀點講述氣候危機,他表示,氣候是全球的公共利益,經濟學家認為,研究經濟必須考慮與外部因素的相互連結,這與佛教提到萬物相互影響,彼此依賴的教義是一樣的,做決策時,考慮相互依賴性,就可以找到有效率的解決方法。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心理學恩斯特·珀佩爾教授(Prof. Ernst Poppel)講授「人類天生就可以做出決定︰從神經系統科學家的觀點概述」課程,從神經學的角度,說明決策是如何運作的,也提到情緒會影響決策,人們做決策時,容易陷入速度要快及單一因果關係的迷思。

學生們分享的討論成果也令人驚豔,有小組透過影片現身說法,分享影響自己消費行為的因素有哪些?並鼓勵大家將保護地球做為消費時的考慮因素,把愛地球做的更好。

也有小組探討文化背景對決策造成的影響,佛教提到因果,人們所做的會反饋到自己身上,因此要永續地球,基督教則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人們有責任保護大自然,也提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跨文化對話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也有學員分享,空氣污染、人口增加、居住環境噪音等是快速都會化造成的結果,而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則可見人們已正視地球永續的問題,如廢棄物利用、倡導共乘大眾運輸工具、騎腳踏車等,都是我們能做到愛護地球的減碳行為。

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第3屆冬季實驗學校在精彩熱烈的討論中,畫下圓滿句點,同學們也透過螢幕揮手道別,預約明年見!

>> 相關訊息請見: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學校開幕 15國菁英激盪愛地球火花

※ 以上資訊引用自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