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南傳專題」課程 鳩摩羅尊者講授用餐時的「業處禪法」

圖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文 / 傅冠婷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2022年「南傳專題」課程,日前進入到第3週。回顧第2週的課程內容,鳩摩羅尊者(Ashin Kumara)講述《大念處經》中的「業處禪法」,教導僧眾如何在用餐時使用「業處禪法」,建立正念覺照,並了知受用食物是為了「色身久住」、「命根色延長」、「除飢渴」及「攝受梵行」,進而得以續佛慧命,使正法永住。

用餐時使用業處禪法的方法,首先為如實覺知用手或餐具拿取食物,並如實覺知食物送進口腔,再來是如實覺知食物送進口腔中,再覺知口腔中上下排牙齒的咀嚼,每一舉一動皆建立在正念和正知,都沒有含有「我」和「他人」的存在。尊者提到,修行者在受用食物時,沒有所謂的「我」在咀嚼食物;非修行者在受用食物時,則有個「我」在享受食物。



尊者亦提及經典中「添油輪軸」的譬喻:不論是何種材質的輪軸,都需要適時的補油,假如是木作的輪軸,如果不添加油,行駛過程中會發出摩擦的噪音;假使是鐵的輪軸,也需要添油,否則鐵與鐵之間摩擦之後會磨損、鬆弛。而「輪軸添油」,就如同「色身吃飯」,該要吃飯的時候就要吃飯,為了色身的良好運作,否則胃會被損耗,影響色身的健康。



另外,尊者講述諸經當中「食用子肉」的典故。一對夫妻抱著嬰兒度過沙漠的過程中,因飢餓和疲累導致嬰兒死亡,最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要順利度過沙漠,丈夫決定食用自己孩子的肉的故事。尊者說,當把食物視為自己的兒女之肉時,自己會有警惕之心,知道自己為何而食。這對夫妻是為了要度過沙漠,而食用自己孩子的肉,抱懷著警惕之心,並不是以享受美食的心態。做為修行者,也應當知道自己食用食物的目的,不以享受美味的心態來享用食物,也不會計較食物味道的好壞,因為知道受用這個食物,是為了要「度脫輪迴之苦」,比丘與比丘尼應以此心態受食。



除了講述諸經中的譬喻和典故,尊者也教授「受用食物時需俱足的8項法」:

一、「不為遊戲行」→不能像兒童一樣,受用食物是為了玩耍。
二、「不為驕慢行」→好比拳擊人員用餐是為了增長肌肉、強健體魄,為了在賽場上打擊對方,身為修行者,不能為了驕慢行而受用食物。
三、「不為肢體美麗」→好比宮女、妓女用餐是為了肢體的美麗,使國王或嫖客,更加欣賞自己。
四、「不為容貌艷麗」→好比舞女、馬戲團的表演女子,他們食用食物的目的是為了容貌的艷麗、身體曲線的塑造。身為比丘、比丘尼絕對不為容貌艷麗而受用食物。
五、「為此色身久住」→透過食物的營養滋養色法,使四大平衡、色身久住,有了色身才能護持佛法、成就道業。
六、「為此命根色延長」→藉由命根色法來保護佛教。
七、「為除飢渴」→比丘、比丘尼受用食物如同用藥,去除飢餓的苦受,也才能保護佛教,續佛慧命,使佛法不絕跡。
八、「為攝受梵行」→為保護佛教而受用食物。

上述8項法,是修行者受用食物時必須抱持的正確心態,受用食物的目的是要「為此色身久住」、「為此命根色延長」、「為除飢渴」和「為攝受梵行」。當在受用食物時俱足了8項法,就能避免在用餐過程生起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