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期教育」全球徵文【長文】優選 柳皓雲:四期似夢緣起花
圖 / 慧命成長學院文 / 柳皓雲

夢裡,我小心為師父開起車門,正當我想著師父年紀大,但男女眾的的關係不應該攙扶師父,師父馬上說道:「我可以自己下車!」。那是一個莊嚴壯麗的盛會,在充滿五色旗的大道上,雨降甘露,大家穿著自己最莊嚴的服飾,步行前往宮殿裡參拜盛會上的臥佛。我不知道那是哪裡,夢醒了,好歡喜。想起四期教育的學佛歷程,我想那是華嚴世界的景象。
靈鷲山龍樹生命和平大學帶我學習佛法,三年課程中也伴隨著三年的碩士生涯,從阿含開始。在一片黑暗中,那道金光,一件紅衣袈裟、一頂紅帽子,站在我面前許久,我很納悶,師父為何一直站在那,夢醒了。四期教育中,阿含期學習法教四聖諦、八正道,我的生命故事裡沒有很大的苦,可說是一位幸福的孩子,學習教法後,在生活中漸漸發現「苦」,多數來自於身旁的朋友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日為工作、為生活奔波,長談著對生活的無奈,沒有家庭,卻想離家,找不到生命的目標。而我,似乎也發現生命的苦,這是一個參與多年的競賽活動,從選手、國手、裁判走到指導老師的職位,爭奪著誰的花藝作品是優秀無比。住在那棟競賽場,夢裡師父放光加持,原來師父時時刻刻跟隨在一旁。那時,四聖諦歷歷在目,這個洞穴裡,我們爭奪著彼此的真心,看見無明的人生,知道真實的不真實,走向正道的路途。
漸漸放下這一切的生滅,曾經的過去了,那段的生命為我譜出學佛的因緣。碩士班考上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沒有一刻不在宣傳,碩士論文撰寫開始,沒有方向卻厭世每堂教授的品牌行銷課,一個招牌標誌,創造一切,怎麼想就缺少一件事的感覺?在大海中迷茫,彌留了半年不下筆。龍樹的課程一位一位與師父參禪,我以為輪不到我,下一秒法師開啟大門進到師父關房,一進門,師父桌上擺滿了紅色書籍「傳心」,師父第一句話:「可以寫我,要讀這本書!」夢醒了。開啟網路書籍賣場,馬上下訂,那是我的論文寫到卡關的六個月,訪談了好幾位學佛的師兄師姐,總是感覺少一件事!
讀完了,原來重要的是「心」,如佛陀與迦葉佛拈花微笑,心印心的故事,師父傳的是心,這些文化創意、廣宣的東西,是為了傳心,沒有心的傳承,就是個表相。我開始著手我的論文計畫,將師父的生命故事串連之前曾經訪談的幾位佛畫家、導演…等,原來他們都有緣起,師父緣起一本普門品;導演緣起印度行;畫家緣起佛化家庭,原來我的緣起是花藝,透過一朵有生命的花與佛的心相印;與每個小小生命相印。
2023年春天,論文進入最終審定中!春節即將到來,一起幫忙完成全山年節花藝佈置,這份因緣,帶了許多身旁未學佛的家人、朋友一同上山協助花藝佈置,期間巧遇心道師父與外賓巡山,圓滿那兩日花藝佈置的旅行。在甚深的緣份下,我們多次來山花藝佈置,並開始加入志工行列。這一次,我們再回到財寶宮殿當志工三天,山上職工:「師父在樓下看海耶!」期盼了三天,等待遇見師父,將熱呼呼的論文送給師父,長跪在師父面前,頂禮師父三拜,師父像是來看我的學習成果的父親,師父沒有一點責備便收起論文,說了一句:「好好加油呀!」當下,喜悅與師相印,好似接到師父的般若智慧。
這本論文,帶我走進佛法的薰陶與思維,寫論文期間坐禪、看書、體驗生活,願力的財富、靈鷲山外山、傳心,閱讀漢寶德老師協助世界宗教博物館,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透過心的連結開創文化天地,創意如同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化身,針對每一個生命都有不一樣的解釋。慢慢地開啟法華經的因緣,翻開法華經的序品,佛陀將說法華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雨降甘露華,透由「花」的因緣,開始與諸佛菩薩、六道群林結下一份善緣。
信仰即阿含;生命即般若;文創即法華。論文圓滿了,龍樹畢業了,開始心的道路。一位法師詢問志工:「皓雲在哪裡?」志工:「師父請她幫忙關房插花!」夢醒了。今年春天,因緣不具足上山製作年節花佈置,卻在除夕前兩天,一場夢,圓滿了。
在夢裡,我緩緩走進師父關房,禪坐椅旁的茶几,安定的花,禪定的心。
得獎感言: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曾幾何時我是一位茫茫大海的眾生,在學習花藝的旅途中,有喜有樂,卻不知道生命的出口在哪裡。能接觸佛法,學習四期教育後看見花藝的生活與佛法結合,原來心開即花開,當我們看到每一枝花對我微笑時,也知道佛法要我們找的是「心」。
透過花看見我們的心,如此清淨無染,每枝花都是一個生命,有起有落,生老病死,看清楚因緣,並找到行菩薩道的意義。這五年學習佛法,與生命的看見了知著出一篇章,分享給佛友們,一起體驗生命的精彩人生。
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