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覺有情-法華期法華期經論 訊息內容

菩提心面面觀

圖 / 資料中心提供、教育院編繹室編製文 / 教材研發小組

學習菩薩道,首重發菩提心。要學習明白何謂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護持鞏固菩提心。以菩提心為因,落實菩薩道的實踐,才是真正進入大乘的修行。

菩提心又可略分為三個面向: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此三菩提心正是發心之後,繼之以護持與鞏固。

「願菩提心」是見到世間的種種現象,深信佛法能使眾生解脫生死苦,以此發願學習佛法,要成就圓滿佛果且救度眾生,是以「願成佛,度眾生」為目標,產生宏大誓願。

「行菩提心」是生起信心、發願之後的實踐,菩薩道的實踐以菩薩戒為基礎,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以智慧、慈悲為著眼,修行種種菩薩行。

依於世間所講說的正確道理,稱為世俗諦,超越世間之深刻高超的道理則為勝義諦。是以,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是皆是依於世間層次而修學正法為緣,又可稱作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是超越一切的思想概念。一切法的根本,謂之空性。是在悟入諸法實相後,體解到萬法事物的本末究竟,以種種方便引導眾生進入佛道,觀照萬法事物而解脫煩惱,成就佛道。

明白發菩提心的重要及其要旨,是學習菩薩道相當重要的基礎。以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為重點,教導如何在生起信心之後,能夠依照願菩提心進而發願,依行菩提心而能行願、實踐菩薩行。

隨著菩薩道的修行深入,而能夠真正地體證空性智慧與大悲心,並以此發起勝義菩提心,如同觀音菩薩與普賢菩薩一般,能夠以發心、發願、行菩薩道救度眾生,圓滿成就佛果。

源自:「法華經導讀」,釋了意法師主講,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