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圓滿覺-華嚴期華嚴期總說 訊息內容

華嚴期--圓滿成就

圖 / 靈鷲山網路電視台文 / 教材研發小組

佛陀圓滿證果成道後,於《華嚴經》展現的教法,是在入法界的深度和廣度之中,讓在場菩薩眾都了悟「信解行證」的修學次第,並經由「普賢十大願」入於究竟之一真法界的佛國境地。心道法師也是如此引領大眾弟子發普賢願心,力行普賢行,效法善財童子,能夠拉開視野,多元學習,一同進入華嚴多元和諧、相依共存、和平共融的人生佛國淨土中,而四期教育、生命和平大學即是華嚴期圓融和諧精神的落實與開展。


一、平等緣起:華嚴是圓滿佛果的呈現   

從阿含期的戒定慧、般若期的空性智慧,以至於法華期的菩提心願力,含攝了大小乘等佛法的實踐,到了華嚴期是圓滿佛果的呈現,全體佛法的實踐都含攝於佛果的妙覺圓滿境界裡面。一切都是空性、佛性、覺性的呈現,沒有一處不是無限慈悲與禪悟智慧的顯現,這一切在佛境界裡都是現成圓滿,是一切法本來面目的呈現。因此,華嚴期的教導是培養出圓融無礙、多元豐富、無限慈悲的實踐精神。


二、生命共同體:法界一心,多元和諧

華嚴是佛境界的彰顯,而一切眾生都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每一眾生未來都可能成就自身的佛國淨土,因此,華嚴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多元和諧世界的呈現。落實到華嚴期的教導裡,必須收攝阿含期、般若期、法華期的內容,回歸到我們的心,覺悟的真心含攝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教法,由此而開顯出無限多元的和諧境界,這即是法界一心的呈現。另一方面,徧學各宗教文化的精神,成就世間生命共同體,最後也是回歸於華嚴法界一心。


三、佛種從緣起:「普賢十大願」的無止盡實踐

從佛法教育來講,華嚴也是指淨化提升後的成佛種子,這一種子含藏無盡的智慧與慈悲,也包含無量的功德力,徧滿於法界全體。落實於佛法實踐,即本著一心即法界的精神,來實踐「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的「普賢十大願」,因此,這一實踐是無止盡地徧滿十方三世的一切時空,這是華嚴期「入法界」教導的收攝與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