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初轉法-阿含期阿含期經論 訊息內容

坦然面對生病的苦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在生、老、病、死苦中,我們最切身感受的苦,大概就是病苦了。不論是年輕人,老年人,想必都有生過病的經驗。當我們面對病苦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樣的苦呢?

我們可以從心道師父的教導中,學習怎麼正確地看待「生病」這件事情,並且透過不斷的練習,慢慢地擺脫生病帶給我們的煎熬、苦痛。


人身的病痛是過去生造業而來的

病痛的發生,第一個是因為我們身體的條件不夠,才會生病,所以我們要找醫療,來補足我們所缺的那些條件。就像車子一樣,缺乏什麼零件就要把它找來修一修,弄一弄,把它補足車子就會動了。

當我們因緣不夠,四大不調的時候就會生病;當我們多作善、多護生,身體就會好,過去生活的一些冤業,就會造成我們今生身體的負擔,所以我們今生遇到佛法以後呢,才能夠離苦得樂,才知道不要去製造一切的冤業。


病痛也是讓我們覺悟的一個現象

如果我們身體這麼好的話,可能就不學佛了,因為今天生老病死這麼麻煩的事情,讓我們覺得這世間也不怎麼好玩,所以我們常常就是覺醒—學習佛法就是讓我們覺悟的,若能覺悟,就解脫,若不覺悟,到處都是束縛。

其實身體是一個隨時可以被清淡的東西,只要我們禪定修的好,隨時意志不顛倒,因此往生時就沒有痛苦。若不行,走了,這也不是真的走了。

佛法來說,無生無死,都是假的、死假的,要瞭解這個,人生每樣都是假的,來來去去都很假啊。我們這身體就是借用借用而已,不知道何時就不呼吸了,不用那麼在意,比較早走就早走啊,不捨得也要走。

所以說我們要看破,活的人要好好活,做一些佛法、修行的事情,比較有價值。


由師父的開示,了知「因果」的觀念之後,就要產生積極的態度與作為。

當我們很努力去維持身體健康,疾病還是侵襲了我們;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問:為什麼會有這些痛苦的事?為什麼無緣無故生病?為什麼……一直怨天尤人,不但浪費了很多時間,還可能走向更糟糕的狀態。

有時不是當下我們做了什麼而得到這個結果;以佛法來說,就是過去生生世世我們所種的因,所結的緣造成現在我們的一個收成。

如果我們能了解到這個道理,就會知道「因果」的觀念;了知了這種觀念之後,我們才能產生積極的態度與作為,為了讓自己更好,要用智慧的觀照來看到生命的「苦、無常、無我」,就能正確地了解這些痛苦的原因。


除了給予醫療照顧,還要更積極地去面對病苦!

依循佛法的觀念,導入八正道「正見、正思惟」的方法,擁有了因果的觀念,就可以勇敢地面對它,並且積極地以觀照的智慧去轉換這種痛苦。

雖然我們的病不會馬上好,可是我們已經知道怎麼去運用方法來面對痛苦,好讓我們能從這痛苦中,慢慢地解脫出來。

 

源自:阿含期初階經論課程:《初轉法輪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