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的智慧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心道法師網站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看到「色」、看到現象,我們要常常用空性的想法去觀照,脫離我們思維的一個牽扯。
遇到到「受」的時候,我們要知道「受」的相是短暫的、是和合的。在「想」的時候是一個思緒的,是一個連慣性的,是一個結合的、和合的,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沒有一個主體。
所以我們心的相就像照相機照出來的東西,它是真的嗎?影像只是一個幻影,我們不能把幻影當作實相。
「行」,就是一個結構性的變動,是一個組合的,隨時變的、剎那剎那就變,所以這個東西是一個空的。
「識」就是差別的意識,識就是不斷的升起、不斷的滅去,所以它沒有永久固定的去留,所以這個識是一個虛幻的。
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思想生活。修行人的思想應該是怎麼樣的?修行人應該具足空性的覺受,才能產生空性解脫的覺悟,生活裡面才能進入實相的,所以我們一個修行人是用般若去生活。
般若在生活中,就要從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開始作用,作用它成為空性的智慧,我們在生活當中才能夠叫做修行。
※ 以上文章內容引用自 心道法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