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覺有情-法華期法華期經論 訊息內容

佛的慈悲與圓融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佛陀的慈悲與圓融,充分展現於法華經中,成為此經的第四個特色。

佛能夠用法華的法教,來攝受三乘的修行人,也用種種的因緣譬喻來引導眾生開悟成佛。

「授記」是《法華經》的重點,對於一切能夠授記成佛,條件只有一個,就是菩提心。

末法時代,眾生的信心不具足;佛宣講《法華經》的時候,五千羅漢起了增上慢心而退席!佛說:沒有菩提心的人離開了,沒走的我會讓你們一個個成佛。如果我們今生能夠追隨有修有證的無為菩薩修行,還是要常常提醒自己,跟得住、跟得緊。

所以,對自己、對善知識的信心要堅固。

經文說:久遠本佛,與方便顯現的佛,是一非二。從過去到現在,十方三世都是佛的化身,分化示現,不管外顯什麼樣貌,佛都是一個。

有時候我們就是心量窄,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圈;心量大一點的,走出來當志工;再大一點,能夠關心國家社會;更大一點,可以關心世界和平……其實,整個法界有情眾生,跟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

我常常覺得臉書(FB)真厲害,只要偶爾上上FB,不多久能讓數百人連結出來!這就是生命跟心念、意識的連結。

佛在哪裡?佛滅度了嗎?看看前面,看看後面,看看自己……都是佛,所以要禮敬十方;因為我跟眾生無二無別,我們怎能不行菩薩道?

源自:「法華經導讀」,釋了意法師主講,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