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覺有情-法華期法華期經論 訊息內容

剎那生起,就具足一切!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一切諸佛種子都是從這裡產生的……

菩提心是良田,讓眾生能夠清淨;

菩提心是大地,能夠受持一切;

菩提心是清淨的水,能夠洗淨我們的煩惱;

菩提心是大風,能夠吹走我們的障礙;

菩提心是熾火,能夠燒掉我們的愛欲;

菩提心是太陽,能夠遍照一切;

菩提心是月亮,能夠圓滿一切!

這就是菩提心。以《華嚴經》這段文字來讚歎菩提心,最為殊勝!最是美!

在《離相論》裡面提到,如果人在一剎那能夠觀想菩提心,他的福德就不可稱量。剎那生起,就具足一切!

像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雖然皈依佛,最後為什麼是大迦葉結集佛的法教?那是因為尊者雖然神通廣大,卻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業力。

目犍連曾經有一世娶了媳婦後,與父母同住;等到父母年老,妻子不但想趕走他們,還希望他們死!於是聽老婆的目犍連就把父母帶進森林裡。由於老邁的雙親看不見,他佯裝強盜說要搶劫!愛子心切的父母聽了只是要他快逃,狠心的他反將父母打死!就這樣,即便後世他獲得神通,證得阿羅漢果,仍有餘報!後來遭五百外道將他亂棒打死,撕裂成五百塊!

所以,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累世累劫做了些什麼事?積了哪些業報?唯一能幫助我們消除罪業的就是菩提心!

如果想獲得妙樂,成就所求,受人天尊敬,必得要發菩提心,廣結善緣,行菩薩道。

源自:「法華經導讀」,釋了意法師主講,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