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人--心遊法界
圖 / 靈鷲山般若書坊文 / 靈鷲山般若書坊
【新書節選分享】
無所得的心才是禪的心,
內心無所得才是禪的心境。
有位研究禪宗的日本學者,舉了一個例子解釋什麼是「無我」。A為B做了C,A的心中不想著自己是為B而做了C。於此,ABC都是「純淨」的。這個例子很有意思,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這裡講的「純淨」,與心道師父說的「內心無所得」似是異曲同工,若合符節。
我們經常發心為他人服務,並且感覺「滿足與快樂」。但有時候我們覺得困惑:為什麼我為他做了這麼多,結果卻不如預期?是不是因為我們缺乏「無為心」?也就是師父所言「無所得的心」?我們只知道自己是真心為他人付出,卻沒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對他人抱持著某種「期待」,於是我們經常感到失望、沮喪,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
也許不自覺的對他人有所「期待」,是痛苦的來源之一。師父常教我們要「認清」自己的「痛苦」是怎麼來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通常只知道「痛」,卻不知這「痛」的來源。師父的話,值得我們放在心上好好體會。
>> 觀看更多書訊
- 善書導讀--《放生》 上一篇
- 善書導讀--《大悲寰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