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靈鷲40--四期教育的誕生 心道法師送給世間最好的禮物

圖 / 慧命成長學院文 / 賴芃縈 編輯整理

2600年前,有位悉達多太子為了尋找脫離生老病死的方法,捨棄原有尊貴富有的生活,離家尋道,歷經種種苦行危難,最後於一顆菩提樹下,立下「若不證悟,絕不下座」的誓言,終於徹悟心源,破除妄想執著,斷盡最後一絲煩惱,豁然覺悟生命的實相。世人尊稱為佛陀,意即覺悟者。從此後,佛陀為救世人,說法四十餘載,為後人留下無上珍貴的智慧寶藏。

效學觀音 願力的少年

1948年心道法師出生於緬甸與雲南邊界的純樸小村莊,4歲便因父亡母離而成為孤兒,戰亂的年代,9歲沒有選擇地加入游擊隊,擔任後勤工作,在槍林彈雨叢林野戰中,同袍白天上陣晚上陣亡,小小年紀便體會生離死別的生死無常,他心裡總想著:「如何可以沒有戰爭?」

13歲隨孤軍撤到台灣,15歲那年,軍醫送他一本《普門品》,初聞「觀世音菩薩」聖號便淚流不止,他有感於觀音菩薩的悲願,以「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刺身供佛,立誓徹悟真理,救度苦難。

出家求道 苦行的證悟

25歲正式剃度出家,27歲開始以頭陀行塚間修歷十餘年,前後在宜蘭圓明寺、台北外雙溪、莿仔崙墳塔、龍潭公墓和員山周舉人廢墟等處,這期間心道法師誤入蛇穴,與蛇群共處一室仍相安無事,並有魑魅魍魎干擾修行,冥界眾生以各種方式向他訴苦,心道法師慈悲發願允諾,在修行有成之日,每月圓滿將施食冥界眾生。

35歲,心道法師於福隆荒山巖洞(後為紀念閉關緣起命名為「法華洞」)斷食兩年餘,深刻體悟成佛唯有「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出關後,始建立「靈鷲山無生道場」,開始弘法利生的事業。

四期教育 成佛之道

心道法師數十年來塚間和斷食苦修,他投注自身的生命,以肉身逼近死亡的臨界狀態來了悟不生不滅的心性,經歷佛法的甚深境界。50歲這年,他以實修體證,本著傳承諸佛法,利益一切眾的使命,以禪為體,開展了「四期教育」做為學習佛法的次第修行,心道法師說:「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有了方法,大家才能夠按照軌則走,才能夠出現成果。」

「我是出身在戰亂中的孤兒,從小體會到生命的苦難與無常。從墳墓塚間苦行以及斷食閉關,來體證生死涅槃的解脫道路,從這個基礎發展出「修行弘法」的四期修學體系,效法世尊從華嚴證量到阿含教化為起點的教育系統,佛教修學有其次第性的必要,但也有其靈活性。三乘可以相互圓滿地修學。」

「四期教育」包括阿含、般若、法華、華嚴,這四個次第與方法,對佛教徒來說,不僅是成佛藍圖,對一般社會大眾來說,更是智慧增長轉凡成聖的關鍵學習。

古德有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人身既是如此難得,若能有緣接近靈鷲山,或者皈依親近心道法師,便更可親身感受,心道法師對於萬物眾生的慈悲,更何況是與自己有緣的弟子們,故夙夜匪懈地與整個教育院團隊整理出最容易咀嚼的學佛入口~四期教育,期待每個弟子都能走上成佛之道,心道法師曾說:「四期教育不是一生一世的學習,而是生生世世的成佛之道。」

感恩在這時代,我們能夠遇見「靈鷲山成佛藍圖 四期教育」這樣殊勝的法教,一起來學習如何發菩提心,如何讓菩提心不退轉,如何長長遠遠願意做發心的工作,如何遍學到一切都是智慧,就是我們成就的佛國淨土。


▲心道法師九歲沒有選擇地進入軍隊。




▲心道法師以「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刺身供佛。

生命改變的機會,從學習「靈鷲山四期教育」開始!
>> 了解更多四期教育請至:https://edu.ljm.org.tw/edm/ljm_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