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潤心田 2025南傳課程圓滿結業
圖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文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

6月11日是南傳專題課程的結業日。歷經四週的南傳法教薰習,僧眾對《大念處經》及阿毘達磨的義理理解日益增長。當日下午4點30分,課程圓滿落幕後,轉場舉行一場莊嚴而豐富的結業典禮,由靈鷲山三乘佛學院副院長淨華法師主持,引領大眾回顧整個月的學習歷程。透過回顧影片、課程照片與法義統整,喚起僧眾對課程內容的深刻記憶,讓佛法的意涵深植心中。
典禮中,邀請到初修部二年級的海慧法師分享其學習心得:「這次在課程中聽到受隨觀念處部分有很大的收穫,以往面對自己修行上的各種感受都是忽略它,不想成為一種執著,但是在帝釋問經當中佛陀提到可依止的憂受讓我為之一驚,只要與出離關聯不與五欲關聯之無論是悅受、憂受、捨受都是善法,原來感受也是可以成為觀照的法門。課程後面提到摩訶濕婆尊者的典故,原本以為三天能證悟,殊不知花了整整三十年,這當中也遇到他人的譏笑,內心升起強大的憂受,即使如此尊者依舊不放棄修行最終證悟的精神讓我很感動,反思自己對於修行不可操之過急,要長遠心耐煩的修,只要波羅蜜成熟時自然必定成就,讓我對未來的修行信心大增。」
寶宏法師則分享:「這次的《大念處經》課程,校長很快速地講述了受、心、法念處的內容,從中我瞭解到色法生起的原因是由於業、心識、時節(火界)與食物,而名法生起的原因起於無明;在色法與名法不斷生滅的過程中,看到生命中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從中修習毗婆舍那的觀照。透過這次的學習,令我更清晰了名、色法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對於實修與弘法上都很有助益。每年心道法師都叮嚀我們要用心學習,背好各種名詞與數量,今年則不斷提醒要背好七種清淨與十六觀智,心道法師說:『必須背熟,才能夠去做好觀照。』我個人的體會是,確實如此!弄清楚這些內容能對修行有更細膩的理解,也更能通達過去所學習的佛法,無論在修行與弘法上都能有極大的幫助。」
整場結業典禮從回顧影片、法義複習到心得分享,內容豐實感人。最後,由教育院院長顯月法師代表全體僧眾發表致詞:「這一個月的課程,從《大念處經》的詳盡開示,到《攝阿毘達磨義論.業處篇》的次第講授,內容嚴謹深刻、次第分明,不僅深化我們對經論的理解,更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佛陀時代聖弟子們如何修行、如何證果,對於致力於修行的僧團來說,實在是極為受用而難得的法。我們這樣的法教因緣,自2014年以來已持續十餘年。對我們僧團而言,每一次的課程不只是一次學習,更是一場內心深處的振奮與啟發,使我們不斷反思自身的修行初心與出家使命,激發對佛陀正法的信心與願行。
靈鷲山一向極為重視禪修實踐,而這次課程聚焦在實修的身心觀照、業處的修證,實在很相應心道法師的法教。我們也自我期許,透過法教與共學的精進,僧團和合、彼此護念、互相激勵,讓佛陀法脈久住,以報佛恩、師恩、父母恩、眾生恩!願三寶加被,尊者們法體安康,久住世間,繼續弘揚佛陀正法,廣度無量有情。」
這場法的盛宴,得以成就,離不開上師的慈悲教誨與尊者們的身教示現。有佛、有師、有尊者,方有法脈的延續與法雨的滋潤。如此因緣殊勝,實屬難得,值得深切感恩與珍惜。
結業式尾聲,在尊者的帶領下,大眾一同誠心誦念祈福回向文,將這段學習的功德回向法界眾生,期許以法滋潤心田,增長福慧資糧,並種下未來成道的因緣。供養儀式中,僧眾與現場同仁紛紛供養致謝,將對三寶的恭敬與感恩化作一份虔誠的心意,期盼這珍貴的法緣得以延續,讓正法恆久住世,傳承諸佛慧命,利益無量眾生。
※ 以上文章內容引用自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