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覺有情-法華期法華期經論 訊息內容

圓融非對立的三乘方便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我們常常想著:「世間太苦,我要證涅槃...」只想離開此生的苦,趕快修道,進入解脫道,不要再有煩惱,不要再有輪迴!這是出離心。

可是大乘菩薩成就的時候,卻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這叫大悲心。

在過去,包括佛陀時代,很多羅漢因為出離心太強,所以他們就在一個煩惱、一個煩惱斷盡,比較輕安的時候,就不太喜歡接觸人;後因為禪定很快入涅槃了。

佛看到這種情形,便開始宣說般若空性;修行不能只是證得法空,還要能夠瞭解到世間萬法的因緣;真正開闊、遍滿的法門,才能出入無礙。

可是大乘講法空的菩薩,會覺得「你為什麼不發心?為什麼只想自覺自了?」小乘的羅漢,又覺得「這些大乘菩薩沾染世習欲望,容易染濁。」這樣子就產生了對立。

一直到宣說《法華經》的時候,佛就講到:「小乘這種基礎是大乘的必經之道,是成佛的過程。」其實你是我的一部份,我必須通過你才能夠成為我!

這種善巧方便,能夠圓融的把這種基礎的出離法門含攝進來,這是《法華經》圓滿的地方;是「圓教」,是圓融的,不是對立的,所以叫作三乘方便。

無論聲聞、圓覺、菩薩,都是成佛的過程。

源自:「法華經導讀」,釋了意法師主講,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