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初轉法-阿含期阿含期專題 訊息內容

和尊者須菩提學禮佛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某次佛陀登上三十三天,為天人們及過世的母親說法後,即將返回人間。人間的弟子們,無不希望能最先迎接與禮拜佛陀。尊者須菩提原先也準備前往迎接,但才剛踏出一步便暗自思惟:「雖然說要迎接佛陀,但是到底哪個部份才是佛陀呢?」須菩提進一步想起了佛陀的教導:

若欲禮佛者,及諸最勝者,陰持入諸種,皆悉觀無常。
曩昔過去佛,及以當來者,如今現在佛,此皆悉無常。
若欲禮佛者,過去及當來,說於現在中,當觀於空法。
若欲禮佛者,過去及當來,現在及諸佛,當計於無我。

須菩提於是打消了迎接佛陀的念頭。但在此之後,卻被佛陀稱讚是最先迎接、禮拜他的弟子。因為須菩提通達了禮佛的深刻涵義:深刻地觀照空與無我。這樣的觀照,才是學習佛法真正可貴之處。期許我們也能如此,用如實、不執取的智慧觀看身心,與佛陀等聖者一樣,放下我愛、我慢,成為煩惱永盡的聖者「阿羅漢」。

心道法語:每一個人都有保護自我的本能,但當我們過度保護自我的時候,就會阻礙學習、無法謙卑。因此,我們要以謙卑的心來學習,才能真正有收穫,否則,當您心懷貢高我慢,拒絕接觸與學習時,縱使有修行深厚的上師就在眼前,也是枉然。愈謙虛,越具有學習的能量,也可以避免自己樹立起一個封閉的自我。佛教中的禮拜,拜的是什麼?其實,五體投地的禮拜是要人們學習謙卑,唯有謙卑,人們才會放下「我」。

源自:阿含期進階主題課程:《無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