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覺有情-法華期法華期經論 訊息內容

大開場!六成就之「如是我聞」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法華經》的第一個內容,是「序品」。

顧名思義,「序」就是開幕式,如同水陸法會的「結界」----結界會敲鐘擊鼓,講述地點在哪裡?有什麼法師在場?為什麼要行此儀式?範圍到哪裡?這叫作「序」!法華靈山會上也一樣!撒什麼花,聽聞眾是哪些人?

法華會的序幕,天雨曼陀羅花!特殊的「別序」,是只有法華會才有的瑞相;這個瑞相含括娑婆世界,他方世界也一起。其實聽聞《法華經》,每一個角落處處要尊重,因為聞法的人道不多,肉眼看不到的會眾比較多。

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法華靈山會的大開場!

「通序」指的是法華大會的緣起。經文裡面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這段話,就是序幕,也是所謂的「六成就」----信、聞、時、主、處、眾。

先看「如是我聞」。每一部經,只要經過結集,由阿難誦讀出來,一定會講「如是我聞」四字。

「如是」代表「信成就」,「信」指的是「佛說什麼,我就說什麼,而且就是這樣。」當時由五百羅漢來印證,證明傳下來的是正法。這些結集經藏的羅漢,一定都要是能斷見思二惑、證得四果。

「我聞」指的是「聞成就」,就是阿難親自聽到佛所講的意思。

本來阿難尚未證得阿羅漢,是無法參與的。就在四百九十九位證果羅漢進入洞窟結集的前一天晚上,阿難以行禪、坐四念處、觀照自心,在躺下去的剎那證悟了!他趕緊以神通坐進第五百個位置,成就了經藏的結集。

源自:「法華經導讀」,釋了意法師主講,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