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四期教育 初轉法-阿含期阿含期專題 訊息內容

「我」只是施設的名稱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由於「無我」並不是一般人習慣看待身心的方式,所以在學習時很容易產生錯誤的理解。舉例來說,即使是佛陀在世時的弟子,也有因為錯解無我的教導,反而生起邪見;還有些學習者聽聞了教導,開始擔心長久努力維護、賴以為生的「我」會消失不見,而感到害怕。

就因為「無我」是如此不易掌握,所以佛陀也曾經以「無記」,也就是保持沉默的方式來回應。

有一次,一位姓婆蹉的外道,前來問佛陀:「有『我』嗎?」佛陀沉默以對。這名婆蹉氏又接著追問:「如果是那樣的話,是『無我』囉?」 佛陀依舊保持沉默。這之後,這名外道就離開了。

阿難對於佛陀保持沉默感到疑惑,詢問佛陀為何不回答婆蹉的提問。佛陀指出,若貿然地回答,會陷落於常見或斷見的錯誤知見中,並沒辦法準確地帶出其證悟的「無我」,可能只會讓對方更加困惑而已。

那到底要如何去理解「無我」的概念呢?我們可以先從理解「我」是什麼來開始。

「我」只是施設的名稱。

首先,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仍難以避免使用「我」、「我的」這樣的詞語來與人溝通。佛典中,也可見佛陀使用這些語詞來說法。佛陀不是教導「無我」嗎?為什麼佛陀也會使用這類語詞呢?

有人問佛陀:「已經除去一切煩惱的阿羅漢,是否還會說『我』、『我的』呢?」佛陀的回答是:對於聖者阿羅漢而言,雖然言說時也會使用「我」、 「我的」這樣的語詞,但這只是隨順世俗間,約定俗成的層次在使用著而已。經典中,也曾經用「車子的構成」來說明這個道理:

將各式各樣的輪、軸、座椅等部份組合起來,並加上一個稱呼用的名稱,才有所謂的「車子」。其中的任何部份,都不能夠獨立地稱為「車子」。 眾生之於五蘊,也就像這樣的道理,是對著五蘊的種種積聚,加上一個名稱,才有所謂的「眾生」。

所以,雖然佛陀與阿羅漢聖者也使用著這類語詞,但不代表聖者的內心,還有著對「我」或「我的」的執著。這些覺悟的聖者,已經對於身心的種種生滅變化,都清楚觀察,不會再覺得有真實堅固的我在其中,這和一般人帶著堅固的我見,而使用的「我」是相當不同的。

將這樣的教理應用到生活中,我們可以試著多加反省,當平常生活中,使用著「我」、「我的」一類的語詞的時候,是否真的有那個「我」呢?又可能伴隨著哪些對「我」的執取呢?

心道法語:五蘊如何作祟?四大假合之身,如何與我糾纏不清?生老病死為何常常接近我?時時刻刻威脅我?佛不是說過五蘊自性皆空嗎?最後,領悟到『我』也是虛妄不實的,四大各有歸宿,我既不歸宿於任一部分,也沒有一個地方是我。佛法就是要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認識現象......使我們活得解脫,活得自在。

源自:阿含期進階主題課程:《無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