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靈鷲山四期教育:被主管或家人朋友誤解時,該不該去解釋?

圖 / 慧命成長學院文 / 賴芃縈 編輯整理

面對被主管或家人朋友誤解時,以前會馬上去解釋,很擔心自己被誤解。學習「無我之道」後,就想說一切無我,被誤解就算了,這樣對嗎?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教學發展處主任寶祥法師開示:


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因果

過去心道法師曾經告誡我們:如果你覺得是不好的因,就不要去種。你跟對方的誤會,可能是過去生的。所以這裡講了兩件事情,一個是你,一個是你跟對方。

每個起心動念都是未來的生命,你現在所過的生活就是你的果跟因;你過去的基因現在的果。所以現在的因很重要,因就是念頭。


我執是引起眾生無明苦惱的來源

心道法師開示:你要常常讓自己的心沒有相可得,如果沒有相,就會解決很多問題。學習不生煩惱就生功德。執著就是我執,我執就是種子,種子在我們內在就發生了儲藏。

所以重點不在解釋或不解釋,心道法師教我們的判斷問題的原理-起心動念,如果你覺得去解釋不好,比方說你要去解釋的時候是去罵人,你覺得罵人是不好,那你就不要種這個因。不論你是否要去解釋,你要常常讓自己的心沒有相可得。

如果你可以做到:
你解釋時不動怒,解釋完你又可雨過天晴,當然這個要很高的智慧跟寬容的心態。

如果你覺得現在非常憤怒,你可以緩一緩。


起心動念與善惡業因果報之間的關聯性

如同師父說,你如果沒有相,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學習不生煩惱就生功德。所以學了「無我之道」,並不是叫你不去保護自己,也不是什麼都不管,而是當下,你要看清楚你的心,記憶的輪迴使我們的脾氣就是這樣,我們要不要修改自己的脾氣呢?修改脾氣後,做法自然就會改變。

執著就是我執,我執它就是一個種子,種子在我們的內在它會發生儲藏,因緣成熟後,它會發芽、茁壯。不論是善因或惡因,它都是一個記憶,你自己給自己種了一個記憶,給對方也種了一個記憶,然後在虛空又種了一個記憶。所以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在相上,也許這個人他覺得解釋才對,也許這個人覺得解釋不對,那我們要做的就只有一個,就是「無我」,是要把你的「我執」跟「我相」放下去除。

四期教育2023年上學期最新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 >>

> 我要報名
> 認識靈鷲山四期教育

>> 前往 靈鷲山生命和平數位學習網 請至:https://elearning.ljm.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