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念念自見見性成佛 慧命邀請賴鼎銘教授 暢談《六祖壇經》生命智慧

圖 /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文 / 媒體部 陳莉蓉

「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燈讀壇經。」在禪宗龐大的典籍中,《六祖壇經》被視為是一部無上的寶典,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記載六祖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一部闡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經典。為開啟社會大眾生命智慧,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27日開設「經典開門 智慧列車」課程,邀請前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教授,帶領學員深入《壇經》,共同學習這部禪宗典籍之王。

27日午間,在授課講師賴鼎銘教授幽默風趣的帶領下,慧命教室裡學員聚精會神、深入經藏。賴教授除了針對各品提綱挈領、解說經義,更結合六祖惠能的修行故事,從〈自序品〉起,至〈懺悔品〉止,以經典文本為基礎,透過豐富圖片、禪宗公案,以及個人的讀經心得與人生經歷,彷彿為大眾開啟了一本立體的《壇經》,讓學員們實際走入經典,深入了解《壇經》的意義與內涵。

課程中,賴教授不斷提示《壇經》與《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中的密切關係,亦特別引述〈坐禪品〉:「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提點學員們在生活中,自當見諸境而心不亂,以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此外,賴教授更鼓勵大眾學習〈懺悔品〉中的懺其前愆、悔其後過,體悟懺悔的真諦,力求過錯永不復作。

當引罄聲響起,投影螢幕上投出「放映結束」的文字,學員們卻意猶未盡、直呼精彩,學員分享時提到:「在上課之前,曾努力研讀《壇經》卻始終抓不到要點,今天透過教授言簡意賅的指導,彷彿在心頭注入一股活水,對於研讀《壇經》有了深切體悟。」愛你一輩子守護團執行長蕭慧英師姐分享:「感謝賴教授的導讀,為我們開啟一幅美麗的畫,讓我們更清楚《壇經》闡揚的生命智慧,更感謝慧命成長學院開闢課程,才能造就今日的好因緣。」

心道法師曾示,「瞋恨是海水,我們要經常觀看《六祖壇經》,藉此明白我們的靈性,而超出三界。」課程尾聲,大眾發願潛心研讀《壇經》,除了感佩六祖智慧,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依止「無念、無相、無住」為修行法門,對於世間的善惡好醜,乃至人我的恩怨情仇、言語觸犯、欺凌紛諍,一併視為虛空幻相,正所謂「迷悟在人,損益由己。」若能依此而修,淨土即在目前。

※ 以上文章引用自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