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禪修,改變你的大腦結構!

圖 / 靈鷲山佛教教團、文獻中心文 / 靈鷲山佛教教團

禪修,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到底有什好處?又有什麼了不起的呢?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教授、MGH神經病學神經成像研究計畫的資深研究者Sara Lazar表示︰「禪修的修行者,並不只是單純的『心理感覺很好』。他們是真實地經歷了大腦結構的改變,因此造成正面與放鬆的感受持續提升。」

MGH另一名研究者Sue McGreevey則進一步說明,Lazar團隊之前的研究發現︰禪修者與無禪修經驗者,大腦有結構性的差異——尤其是大腦皮層的厚度。大腦皮層專司專注力與情緒整合。而這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平均每天27分鐘的正念練習,會使大腦灰質的密度顯著提升——尤其是海馬區。大腦的這個區域與自我覺察、愛心、內省有關。

MGH另一名研究者、德國Glessen大學的Britta Hölzel指出︰「神經科學家發現,大腦結構的可塑性,遠大於我們的預期。」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經證實的科學觀點,可以幫助我們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提升人類整體生活的品質與福祉。

你可以變得更聰明、更專注,更具有洞察力和更有智慧,秘訣就是——禪修!

>> 觀看原文

​※ 以上文章引用自 靈鷲山平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