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水陸法會:四期教育的總攝

圖 / 靈鷲山網路電視台文 / 靈鷲山樹林講堂 資料提供 ‧ 編譯室 整理

距離水陸法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追隨心道法師二十多年的阿善師姐,特地來到新北市樹林講堂,為大家解說水陸法會的內涵和意義。
心道法師於2001年創立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被建構為科技化、資訊化的國際交流平台。然而與此同時,靈鷲山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長年以來卻是堅持遵循古禮,不禁引人好奇,在新時代與老傳統之間,法師是以何處為依止?

根據歷史記載,水陸法會始於南朝梁武帝,盛行於宋朝。由於法會規模龐大,須要集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常只有皇家貴族才能舉辦。
靈鷲山水陸法會內壇設置法界聖凡上下共二十四席,外壇則以梁皇為主,連同華嚴、法華、藥師、楞嚴、密壇與南傳壇共六小壇。阿善師姐表示,每年光是內、外壇志工,就必須動員男女老少數百人,才能順利圓滿各項法事。

心道法師曾言: 
水陸法會本身就是一個生命教育,相應四期教育的實踐精神,從齋戒、灑淨我們的身心靈開始,結界出清淨無垢的壇城。
大家在佛菩薩的加持,以及師父、法師的引導下,真誠的懺悔解冤解業、消除三毒障礙,發心求法、學法、修法。以觀音十心作為基礎,貫徹普賢十大願的成佛之道,達成一切生命大和解,無盡良性循環,成就圓滿一切因緣的華嚴世界。所以整個水陸的法會,就是阿含、般若、法華、華嚴的內涵開顯,是四期教育濃縮版的實踐。


靈鷲山每年舉辦的水陸法會,正是四期教育的總攝。換句話說,法會存在的意義,不只是為超度亡靈、安定幽冥,更重要的是能夠讓每一位來自不同時空的有情眾生,都有機會聽聞佛法,親近諸佛菩薩。
心道法師對弟子們說:大家不是以討功德、求福報的心態參與法會,而是以追求正道、實踐真理的態度與眾生同霑法露。每位前來參加法會的善信,皆以真誠之心,為自己、為親友,乃至於為一切眾生祈福。如此心意透過各種傳統儀軌來表現,這是「禮」的精神內涵,也是我們之所以能穿越時空、感通天地,與萬物連結為一的重要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