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般若期經論 般若期經論 所見無邊,心無生滅 2017/05/11 我們如果有眼界,那就是有限的空間。無眼界,就是沒有現象的一個真理的眼;真理的眼,就是無眼界,也是達到空的一個理念的時候 正法眼-般若期 一切煩惱不再生 2017/05/11 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曾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涅槃,象徵一切的煩惱都已經不會再次生起。 初轉法-阿含期 菩薩的兩個標準 2017/05/04 經云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這是如來的「佛眼」、菩薩的「法眼」。菩薩有兩個標準:首先是要瞭解真理、體解空性;其次是要能生起大悲心,度眾生而不執著。 圓滿覺-華嚴期 出離凡夫生死路 2017/05/04 《大智度論》文中提及,菩薩初發心,是根據無上道。「道」就是能夠出離凡夫生死的道路;見道以後,「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所以,發心就是能夠成佛的道路。 覺有情-法華期 煩惱是自己生的 2017/05/04 如果我們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相對的,也就「無色、聲、香、味、觸、法」。就沒有色,不會聽到聲音、不會聞到香味、不會嘗到那個味、不會接觸到那個感覺、不會有種種的想法。 正法眼-般若期 執著快樂,通往苦! 2017/05/04 在生活中,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對各式各樣「感官欲望」的渴愛了。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接觸到外在的事物時,便會產生種種感受。 初轉法-阿含期 超越的緣起 2017/05/04 菩薩不捨眾生,不願眾生在三界火宅裡輪迴受苦,所以證得「空」之後,菩薩回到眾生那裡,讓眾生從苦樂輪迴之中解脫出來,超越一切有無。 圓滿覺-華嚴期 開顯永恆的菩薩道 2017/05/04 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法華經》,當然也惦記弟子們能否傳續給眾生,所以特別開顯菩薩道,希望續佛慧命,燈燈相傳。 覺有情-法華期 類別選擇 › 初轉法-阿含期 › 正法眼-般若期 › 覺有情-法華期 › 圓滿覺-華嚴期 › 宗師教育觀 推薦發表 【靈鷲山網路活動報名平台】影片教學 便利報名課程與學習READ MORE【靈鷲山網路活動報名平台】系統公告與影片教學READ MORE【靈鷲山生命和平數位學習網】平台操作影片教學READ MORE 延伸閱讀 色與空是一樣的READ MORE空裡面沒有「我」READ MORE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READ MORE空性的智慧READ MORE所見無邊,心無生滅READ MORE 最前一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下一頁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