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聽,拍手的聲音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在經典中,佛陀曾說過一則「拍手作聲」的譬喻: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
當我們拍手發出聲音的時候,聲音是由許多因緣和合而成的——聲音既不在左手,也不在右手裡面,更不在其他地方。只要缺少任何一隻手,或必要的因緣,聲音就無法產生了。知覺也是這樣:由於觸,之後的感受、概念認知、內心的意志,才得以跟著迅速而交織地生起。
但對於未經鍛鍊的眾生而言,往往弄不清楚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於是,一方面覺得有個「我」在知覺一切;另一方面,就把感受看成是實有的,而有了種種的追逐、煩惱。
如果我們沒有細膩且如實地去觀察、了解,便很容易隨著這些感受而造作相關的惡業:痛苦的時候很容易引發潛在的「瞋」煩惱;快樂的時候,則容易激發我們「貪」的煩惱;而在不苦也不樂時,則容易滋養「癡」。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收攝心念,用心觀照。不再迷迷糊糊地任由觸推動各式各樣的受、想、思,再演變成其他的惡業。這兩者,都是止息心的散亂與煩惱,十分重要的下手處。
心道法語:原先我們都生活在觸、受、想、行、識裡,有了觸,於是產生種種識、受、想、行的變化,當你觸而不受,就不會有這些變化,也就不會有這些串習。
源自:阿含期進階主題課程:《無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