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正語、行正業、守正命
圖 / 教育院編繹室文 / 教材研發小組

八正道中,緊接在慧學之後的是代表戒學的正語、正業、正命。這三者,是具格的佛弟子在生活中,應該多加注意的行為準則。
正語,提醒修學者在生活中,應留心說出的語言與使用的文字,也就是持守清淨的口業。可以避免以下四種邪語,來培養良善的習慣:
妄語:
說不真實的話、說謊。
兩舌:
破壞他人關係而說出的話。
惡口:
如口出穢言、侮辱他人、酸言酸語等不堪入耳的語言。
綺語:
沒有意義、使人心散亂、輕浮而無法生起智慧的語言。
正業,則指正確的行為,特別指避免造作不善的身業。正業,提醒修行者應該避免以下三種行為:
殺生:
損害、傷害眾生,奪取眾生的生命。
偷盜:
主人沒有口頭或行為上允許給你的東西,拿取的時候就形成偷盜行為。世俗的偷盜、詐欺、搶奪等等行為都屬於這種不善的行為。
邪淫:
自己並未擁有對方,卻發生淫欲。對在家眾而言,與不正當的伴侶發生性關係,或者強迫他人發生性關係,都稱作邪淫。
這些身惡行的最大問題,並不在違背世間的某些律則,受到懲罰,而是當如此行為的時候,內心往往是與渴愛、煩惱相應的,也就是造作不善的意業。
比方說,貪圖食物的美味,所以殺害動物取肉而食;因為過度貪求物質,竊取不屬於自己的財物;因為受到無法填滿、失去控制的性欲逼迫,而從事邪淫。
這些行為,都對自己以及眾生造成種種傷害。若不能遏止這些行為,我們只會更加地加深這些渴愛、煩惱,難以從事更進一步的修行。
因此,在生活中持守「三好」—身好、口好、意好,能夠幫助我們清淨三業,累積善的種子。心道師父說:「三好就是身好、口好、心好:心想好事、口說好話、身體做好事。你的記憶體、善因,就能夠連貫的做。」
如果可以在選擇謀生的工作,或者是在工作的時候,也能夠把正語、正業的這些原則落實下來,就是佛陀所謂的「正命」。正如心道師父經常教導的:「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
透過持守正語、正業、正命,在生活中也就能夠避免造下惡因。這也就為未來的生命打下了安穩、平靜以及快樂的基礎了。
源自:阿含期初階主題課程:《初轉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