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了意師《心經》講座 學習般若智慧觀照自心

圖 / 慧命成長學院文 / 張沂芬

由靈鷲山首座了意法師主講的經典開門「智慧人生,照見心經」講座,11月21日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宇宙創世廳舉行,吸引上百人到場聆聽,深入淺出地闡述《心經》要義,學習用般若智慧觀照自心,找回靈覺心,讓生活中所有的因緣都輕安自在,不再受煩惱束縛。

了意法師說,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一生修持禪法,對於僧俗弟子傳授法教,為的就是要讓每個人打開自己的心門,隨時隨地覺知自己,學禪就是學心,坐禪就是為了開悟,讓大眾領略這份人人皆具的靈覺妙心,而《心經》正是禪門教授中,次第啟開心門、照見本心最常使用的叩門經典。



全部260字的《心經》,很多人會背誦,很多人也喜歡抄寫,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瞭解其意涵。了意法師說,學《心經》就是要去觀照,透過觀照心性,走向自在的菩薩道,用覺性去圓融每一個看見,這也是修行的目地。

心道法師說:「我們的本來,是離苦得樂的,但我們忘失了這份本性,忘失了佛性,所以我們就一直流浪生死。流浪生死,就是到處走,到處去流轉…」了意法師進一步說明,為了明心見性、了脫煩惱,我們的生命要具有正念,要相信因果,要勤行善,才能夠自淨其意。自淨其意是什麼呢﹖就是自我觀照,是佛法修行的核心,透過修行生起般若智慧,學會在複雜狀況之下,產生不變的真心,並從這個「心」去發無上菩提心。

經過了意法師3小時的講經說法,學員黎亞倫覺得上了《心經》講座更能瞭解經典的寓意。林宜靚覺得藉由了意法師的帶領和解說後,更加深入淺出地瞭解《心經》。陳威任則說,法師講的《心經》很容易懂,但其實《心經》廣博浩瀚,很希望能把一系列的《心經》課程完整上完。何曉雯表示,聽完這堂講座後,瞭解到要使「心」具有力量,就必須要從專注開始,不只要覺察,還要能夠明白清楚的知道。

今年全球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不斷擴大,大家都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雖然身在台灣的我們,疫情控制得比其他國家好,但全世界仍有很多人正在受苦,了意法師特地在《心經》講座尾聲,帶領大眾把線上共修的1萬8950遍《心經》做功德總回向:「萬眾一心念《心經》,一念善心祈平安,人人心平安,世界平安,地球平安。」他最後祝福大家,能夠透過《心經》學習觀照自己的一顆心,獲得圓滿無礙的佛陀智慧。

※ 以上文章引用自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