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大願力,大福報

圖 / 心道法師網站文 / 心道法師網站

觀念,是真正的財富,也是世俗財富的關鍵!觀念對了,就有好運氣、好善緣,就有好的開始。

願力,就是好的觀念。就在一念之間。

小我的願力到大我的願力,不管大小,不管凡聖,都是一心之間。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慈悲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所以我們學佛,要學習大心量、大願力、大慈悲。

我們可以學習聖者怎麼變成聖者,他是怎麼去發願、怎麼去發揮愛心、慈悲、照顧眾生,做到鍥而不捨的生命關懷,所以他們得到群眾的信任與愛戴,成為一個守護眾生、守護心靈價值的聖賢。

眾生都是很現實,要看到好處才要,沒有好處不會走,所以現實沒有不好,但是重點是要看徹徹底底的好處,才是「真現實」。

學佛才會看到「真現實」,讓我們體悟到「你的生命要做什麼?」當你體悟到你與眾生生生世世密切相關連的一切,這一切記憶的連結網絡變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就是因果。因果連結就是彼此輪迴善惡好壞的一種意識現象,這就是世界。

你要怎麼瞭解這因果的基因學,生命網絡環扣生命記憶,形成生命的大輪迴,當你瞭解到,一念善惡都會牽連到生生世世無盡的生命關係的好壞,總歸自己在受用,所以,你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要找到慈悲的價值,普遍以大悲水去灌溉一切緣起,要有大願力。

「自淨其意」就是如何修心養性,如何明心見性,從明心見性到遍智的緣起,成就佛道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成就心靈與物質共生、一如、不二的真如世界。

願力就是善的財富,學佛就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願力的財富。

※ 以上文章引用自 心道法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