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實錄】青年假日學堂冬季班首堂 看見身邊的觀音
圖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文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

觀音菩薩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到的菩薩,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常聽有人在持誦《普門品》與觀音菩薩聖號,但我們真的了解背後的真實義嗎?靈鷲山三乘佛學院在10月23日起,展開青年假日學堂的冬季班課程,以「鷲。愛。普門品。」為主題,為青年學員們講述佛教徒最常見到,也不可不讀的《普門品》,透過了解觀音菩薩的慈悲大願,引入修行的大門。
課程開始,由靈鷲山教育院首座暨三乘佛學院院長了意法師為與會學員勉勵開示揭開序幕。了意法師表示:「讓生命有所依就是這次課程學習的重點,學習觀音,不只可以清理煩惱,讓我們有光明,與觀音連結,也能轉化自己與別人、環境、時空的關係。」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以下簡稱《普門品》)的篇幅雖短,但在《法華經》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意義廣大,能讓自己解脫,也讓眾生離苦得樂。從《普門品》的學習中,能知道如何與觀音菩薩連結,同時也知道觀音菩薩與我們有何因緣,能夠如此廣大慈悲地救拔我們。
了意法師期勉學員:「透過這一期的學期,知道自己如何能成為別人的觀音。透過學習,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佛,為自己設定一個修行的目標。要了生死、斷煩惱,就是要學習慈悲與智慧。」淨華法師接著介紹這六堂課的課程內容,祝福所有學員跟著觀音菩薩、跟著師父與每一位法師的腳步,一起深入這部經典的慈悲願力。
第一堂課的主講法師寶鬘法師透過影片與各種提問,引導學員回想自己所認識的觀音,然後帶出第一堂課的主題「心道法師與觀音菩薩的因緣」。透過了意法師講述《普門品》的影片,帶領學員認識心道法師的生平、與觀音菩薩的因緣,以及心道法師的願力;寶鬘法師進一步補充影片中所提的部分,透過大量的舊照片與心道法師的軼事,從在緬甸的兒時開始,歷經游擊隊、來臺從軍、出家苦行、證悟發願、成立道場、舉辦水陸法會……等等,帶領學員更進一步了解發願成為「觀音菩薩的手腳」的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成為觀音菩薩手腳的具體呈現,就在宗教博物館的成立、數次回佛對談、世界宗教和平大會以及生命和平大學的建設上。「愛與和平」多元的開展、「尊重、包容、博愛」的理念,開放的心量,正是觀音普門示現的體現。
寶鬘法師向學員分享一則心道法師的小故事,心道法師閉關時都會攜帶一本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心道法師總會尋思尊者在修行時會有什麼樣的體會?自己在修行中的體會是否也和這些實修實證的祖師大德一樣?心道法師說:「照著這樣的成佛藍圖去實踐,我們也會獲得同樣的證悟與成果。」
寶鬘法師也分享隨師時的一些故事,心道法師的言行無一不是利益眾生,就如同觀音菩薩一樣。心道法師說:「菩薩道就是一種奉獻的精神,服務就是一種供養,以善和歡喜來供養一切諸佛、一切眾生。」
課程的最後寶欣法師提出了三個問題與學員互動:「有沒有被觀音菩薩啟發的經驗?」「何時會想到觀音菩薩?」「如果觀音菩薩出現在你面前,你會跟祂說什麼?」學員們在寶祥法師拋磚引玉的分享後,也紛紛大方地說出自己的經驗與看法。有學員寫下「每一個來到身邊的人都是觀音菩薩,因為不管對我們好與壞,都能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好。」為這堂課做了最佳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