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電子報

歡迎您訂閱靈鷲山教育網電子刊物。

心之道
  • 心不跟隨現下煩惱,不隨就不會生滅。
  • 學佛,就是學著拭去塵埃。
  • 不要看小小的慈悲,它是無盡的善心、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接引。
  • 禪修,讓思緒單純,讓靈性清楚顯現。
  • 念頭在心頭,不舒服;轉個念頭,心頭就開。
  • 煩惱如同下雨,當雨過天晴,雨復何在?
  • 懂得消化煩惱,便能讓生活自在逍遙,讓生命更寬廣。
  • 負面是惡業,消極是惡業,悲觀是惡業;正面積極樂觀,就是生活禪。
  • 生命是不斷流動地,安靜下來,才能沉澱,才能傾聽。
  • 不執著、不妄想,當下即圓滿。
首頁 教育新訊 學習分享 訊息內容

送給自己一份禮物:在迷茫的蒼海中尋找到一片曙光 四期教育

圖 / 資料中心提供、慧命成長學院編製文 / 賴芃縈

2020年一月至今,疫情已經兩年了,在大陸微博熱搜榜上出現「口罩買不到」開始,一場瘟疫席捲全球,被這個世紀傳染病帶走的患者,不計其數,不論是否確診,這個時期慢性病人,沒有選擇的,還是被夾帶在死亡列車前排隊,每人上車的時間正倒數著。其所造成的悲劇,就好比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當薩諾斯戴上無限手套彈指大屠殺,世界人口消失一半,所造成的結果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審視這一生,做過大大小小正確或錯誤的決定,若是真的在今晚關機,這場生命的價值是什麼?汲汲營營的追尋的工作成就,奉養父母,照顧家眷,到了這個節骨眼,為何感覺只剩下虛無,一具仍在呼吸的大體,殘喘的存在,靈魂該歸屬何處,我又為自己做過了什麼?

遇見佛陀大概是此生最對得起自己的事情吧。從父親意外進入加護病房,哥哥罹癌群醫束手無策,我大概就是佛陀說的四種良馬根器中的最末項,只有自己感受到痛苦才學佛的臨時抱佛腳型,但很感謝也因此結下了一場美好的緣分,不論在任何恐懼、徬徨、無助時,躲進經典裡,諸佛菩薩便會張開雙臂讓你暫時忘記煩惱。

我曾經為愛情所「苦」,為學業所「苦」,為人際關係所「苦」,為物質無法滿足所「苦」,為身體病痛所「苦」等等等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原來佛經早有整理好了。我們並沒遇到全部,就已經受不了想提早畢業,如果早一點知道,是不是就可以改寫一些汙點。

接觸了「四聖諦」苦集滅道的佛法智慧,這才真的對人生中「苦」感解套,「苦」是生命之始,當得知原來每個人都在承受「苦」時,那立足點公平所產生的心理平衡,使得「苦」這件事情被沖淡了疼痛感。心道師父說「苦」是老師。當「苦」再度光臨,不再以嫌惡逃避的態度來面對,而是將「苦」轉變成數學習題,找答案便成療方。但這道數學題真的好難,尤其是誰駕馭得了自己的業障情緒。

所以「八正道」來了,佛陀給了已知,並提供八套公式,讓我們去求證。「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些公式套進待人處事,而證明的結果,就得要每個人親身實踐體會才能寫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答案。

2022病毒不斷變種沒打算消失,人類決定與病毒共存,此刻全球正開放邊境管理放鬆限制,台灣確診死亡人數居高不下,就在此時,正是一個良好時間點來回放自己這一生,檢視自己的存在意義,很幸運的,就這個危機時刻讓我接觸了「四期教育」,顛覆了過去的生存價值觀,在對生命意義重新定義之後,對於心靈中的虛無不再恐慌,物質空亡被兌換成寧靜。學習「四期教育」,真的能把眼界昇華,生死不是重點,了脫生死才是目標。



>> 觀看 2022靈鷲山四期教育課程總覽
>> 認識更多靈鷲山成佛藍圖 四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