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傳專題課程 珍貴法緣共修學
圖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文 /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

2025年5月19至6月13日,靈鷲山展開一年一度殊勝的「南傳專題課程」,禮請緬甸仰光國立上座部僧伽巴利大學校長鳩摩羅尊者(Ashin_Kumara),以及緬甸仰光國立上座部僧伽巴利大學弘法教育部副所長塔拉薩帕尊者(Ashin_Therasabha)來台授課,為全山僧眾教授《大念處經》和《攝阿毘達磨義論》珍貴南傳法教內容。
課程期間,每週一至週三為上課日,上午由鳩摩羅尊者(Ashin_Kumara)講述《大念處經》的義理內容,下午是由塔拉薩帕尊者(Ashin_Therasabha)講授《攝阿毘達磨義論》。週四、週五則展開共學研討班,透過問答更深入理解課程內容,解答所學之疑惑,契入聞、思、修的修學歷程。
鳩摩羅尊者(Ashin_Kumara)帶領僧眾學習《大念處經》受隨觀念處,並講述《帝釋問經》中有關悅受、憂受以及捨受等內容,透過觀照「受」的無常、苦、無我,進而體悟一切皆為名法與色法的生滅,而能消除貪愛、邪見與驕慢,生起正見與智慧。尊者說,當智慧生起,了知一切現象都是名法、色法,就能消彌男女、人我、眾生的概念法區別,去除我見與身見。
塔拉薩帕尊者(Ashin_Therasabha)則講授《攝阿毘達磨義論》的業處篇,教授七種清淨與十六種毘婆舍那智,並講述四種遍淨戒等內容。透過種種生動的譬喻和經典故事,深入淺出的帶領僧眾學習法教。講述如何從觀入手,修習毘婆舍那禪法,如實觀察名法與色法,照見無常、苦、無我,透過三法印的觀照,生起毘婆舍那智慧。
今年是疫情後連續第三年開展實體的南傳專題課程,殊勝法緣珍貴難得,僧眾們一同學習上座部法教,為傳承諸佛法、利益一切眾而精進修學。鳩摩羅尊者(Ashin_Kumara)勉勵:「今生累積的波羅蜜不會流失,透由生生世世不斷的積累,將會成為未來證悟的資糧。」期許今生的精進學習,能延續南傳的寶貴法脈,使法緣綿延不絕,並以法增長智慧波羅蜜,種下未來成道的殊勝因緣。
※ 以上文章內容引用自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